首页

圣水Sm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04:10:00 作者:世界水理事会主席:世界迫切需要增加储水设施 浏览量:71195

 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积极推动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——

  绿水青山幸福长(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)

  雪域高原上,有一个“桃花村”。

  “桃花村”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真巴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,名唤“嘎拉”。每年春天,遍布嘎拉村的上千株野生桃树竞相开花、灿若云霞,故又得名“桃花村”。

  嘎拉村不大,常住人口仅149人。小小“桃花村”,因每年春天桃花绚烂,办起桃花节,吸引各地游客来此赏花打卡,年接待游客量10多万人次。仅今年桃花节期间,全村的旅游收入就达370万余元。

  繁花似锦,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。巴宜区是青藏高原海拔最低的区域之一,山水秀美,气候宜人。即使在最热的月份,平均气温也只有20摄氏度左右。在这里,尼洋河穿城而过,湿地、森林、草场绿意盎然,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4.21%。

  因花致富,归功于当地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。巴宜区立足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,积极推动绿色发展,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。

  嘎拉村村民次仁旺杰隔三差五就要到附近的318国道转转,看到垃圾就主动捡拾,拿回村里的“绿色银行”赚取积分。为引导村民保护环境、分类回收垃圾,嘎拉村设立了“绿色银行”积分兑换超市。“积分可以兑换日用品,还能作为惠农贷款授信额度的重要参考。尝到改善环境卫生带来的甜头,村民们热情很高,保护生态更自觉了。”真巴村党支部宣传委员、村委会副主任尼玛多吉说。

  截至今年8月底,嘎拉村已有13户村民获批惠农贷款350万元,用来发展生产和庭院经济、丰富旅游业态。次仁旺杰用“绿色银行”贷出的20万元升级了自家的运输车辆,今年上半年就赚到了去年整年的收入。

  “表面看,是桃花节带动我们致富;往深了想,是好生态、好环境带给我们机遇。”这些年的变化,让尼玛多吉深有感触。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们一边植树造林,建绿色篱笆、瓜果庭院,一边推动道路硬化、管网入地,村容村貌越扮越靓,才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。嘎拉村,完成了从美丽“桃花村”到致富“桃花源”的蝶变。

  好风光不止于此。嘎拉村外20多公里,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,正是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。初秋,雅尼湿地碧波荡漾,沙洲绿树,满目青翠。

  作为湿地公园的管护员,林芝镇立定村村民尼玛平措每天进行3次巡逻管护,风雨不误。监测动植物、清理污染物,他与44名同事一起,守护着这片8000多公顷的美丽湿地。

  “如果早来几年,则是另一番景象。”巴宜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姜文涛说,尼洋河水量季节变化大,洪水期水流湍急、冲刷力强,而枯水期水位较低,导致部分滩涂裸露,给湿地保护带来不小挑战。

  “为防止湿地萎缩,我们栽植柳树、高山松、光核桃等岸坡原生植被,采用生态护岸的方式,实施湿地植被恢复、水域治理等生态持续修复工程,并实行科研生态监测,有效改善了湿地生态环境。”姜文涛说。

  如今的雅尼湿地,草木葱茏、生机勃勃。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,巴宜区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湿地资源,建设了观景平台、木栈道等基础设施,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,也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。2023年,雅尼湿地游客接待量超过27万人次。

  巴宜区的宜人生态,随处可寻。

  依地势而建的高原城市公园——工布公园,处于秀丽的比日神山和尼洋河之间。青山下、碧水间,微风沁凉舒爽,沿步道慢行欣赏音乐喷泉,在夜市徜徉品尝各地美味,带给当地居民和游客惬意体验。

  雅尼河谷面山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全面竣工,米瑞乡宗觉顶生态修复工程如火如荼,现代绿色生态循环产业园等项目陆续实施……越来越多生态工程落地,绿水青山成色更足,民生福祉气象更新。

 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,青藏高原有数不尽的生灵草木、赏不完的万水千山。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巴宜区最大的发展优势。”林芝市生态环境局巴宜区分局局长格桑扎西说,巴宜区深入推进生态修复、环境保护,积极发展生态农业、旅游产业,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。2023年,巴宜区接待游客363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近34亿元。(人民日报)

  本报记者 纪雅林 赵帅杰 张佳莹 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19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在中国青岛闭幕

一是防止过度设置罚款事项。对于能够通过教育劝导、责令改正、信息披露等方式管理的,一般不设定罚款。实施罚款处罚无法有效进行管理时,要依法确定更加适当的处罚种类。要确保设定的罚款事项能够有效遏制违法,激励守法。

华春莹点赞,13国记者打9分,这个地方怎么了?

郭君平(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):近些年来,我国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,为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新动能。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,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,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空间,不仅国家提出相关工作任务和要求,各地也推出一系列支持举措,创新资金、土地、人才等要素供给机制,优化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环境。

南菜北种 河北海滨绿色蔬菜采收忙

今年上半年,陕西靶向发力,聚焦实体经济发展,甄选省级重点项目643个、市级重点项目(包含省级)4400多个,项目数量在2022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增长,创近5年历史新高。而在省级重点项目总盘子中,产业类项目占八成以上,达519个,数量占比较去年大幅提升。

深圳“两新”政策拉动销售超530亿 490万名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活动

11月8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政策措施》)。此次出台《政策措施》,主要有三方面考虑:

澜湄执法合作中心援建老挝执法勤务站正式交接

在后期行程中,踩线团将乘坐长江三峡游轮,走进丰都双桂山景区、巫山神女溪景区,在绵延如画的山水中,感知重庆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人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